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默克爾萬沒想到,如今她會被自己人罵到這個地步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轉載自中國官媒旗下自媒體《牛彈琴》:




歷史對政治人物的評價,往往不是根據其功過,而是根據後人的需要。默克爾(Angela Merkel)肯定就萬萬沒想到,有朝一日,她會被自己人罵到這個地步。


我看了一下,簡直是:十惡不赦,惡貫滿盈,不殺不足以平民憤。罵她的不是俄羅斯人,更與中國人沒半毛錢關系,都是西方人,尤其是東歐人。默克爾犯了什麼罪呢?

在一些西方人眼裡,這位德國前總理,將歐洲推入了深淵,或者說,她才是俄烏沖突爆發的罪魁禍首。

比如,我看到,有人就痛罵:“在默克爾的領導下,整個歐盟依賴俄羅斯的油氣,這是驚人的無恥,這位來自史塔西(Stasi)的女士依然忠於自我。”還有,“只要默克爾擔任總理,她就一直服務於俄羅斯的國家利益,她引發了歐洲所有重大危機,怪不得她俄語說得那麼好!”




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019年5月上台後,曾在同年12月在巴黎與法國總統馬克龍、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、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四方會談,討論烏克蘭東部局勢。(Getty Images)

網友判案,死刑起步。

很不幸地,默克爾就適用這一條。


更讓人唏噓的是,當年她離職,網絡上還滿是惋惜贊歎之聲,感謝她帶領德國歐洲渡過一次次危機;幾年後,她的聲望卻斷崖式下跌,她成了歐洲罪大惡極第一人。歷史評價如同潮汐,漲落之間,映照的是當下而非過去的真相。

最近的風波,源自默克爾日前接受匈牙利《游擊報》采訪。在這次訪談中,默克爾反思:波羅的海三國(即立陶宛、愛沙尼亞、拉脫維亞)和波蘭,要對俄烏沖突爆發負有部分責任。

默克爾說:“2021年6月,我感覺普京不再認真對待《明斯克協議》,因此我希望建立一種新的形式,讓我們能夠以歐盟的名義直接與普京對話。”烏克蘭“顏色革命”後,俄烏隨即爆發頓巴斯戰爭;在德國法國協調下,俄烏最終達成《明斯克協議》,雙方同意停火。

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34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1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6 秒